引言
年轻时的托雷斯曾经是玻利维亚长枪*成员,积极投身于反对切格瓦拉的战斗中,并在他自己掌控*权之前一直支持*队的行动,但他却以一位理想主义的左派*治家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想要将奥范多的“民主开放”扩展开来,发动更为激进的工人和左派*客参加到革命当中来。所以他执*的第一个举措就是接受苏联和东欧国家对玻利维亚矿业集团的经济援助。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过去曾经好几次提出给玻利维亚这种援助,但迫于美国的压力,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和前**府一直都在推脱。托雷斯还为建设锡熔炉而签署了一些协议,使自由的玻利维亚第一次不再依靠欧洲和美国的熔炉来提炼矿石。最后,苏联人对玻利维亚矿业集团提供的援助几乎与美国相等,他们各提供大约2.5亿美元左右的援助。
托雷斯还取消了玻利维亚矿业集团与美国矿业公司签署的从萨塔维废矿石里提炼锡的特殊协议,并废除该集团与美国钢铁公司共同经营马蒂达锌矿的协议。尽管这种反对美国公司的做法并不是没有先例,但托雷斯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驱逐了玻利维亚各地的“美国和平队成员”,使他们在玻利维亚农民中间的使命付诸东流。这些反美议案在玻利维亚得到了广泛支持,但也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自从年以来,美国第一次发现自己与玻利维亚完全疏远了。
事实说明,托雷斯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极端的反抗措施,说明当时的玻利维亚经济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了。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玻利维亚开始收获自从年起由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投资所带的经济回报。玻利维亚现代化道路体系的兴建、圣克鲁斯地区农业的发展以及在玻利维亚矿业集团尤其是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垄断公司的巨额投资,再加上国际上矿物质价格的上扬,都使玻利维亚国民经济有了稳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公共教育的发展,年之前对农村人口限制的废除又使人力资源获得解放。玻利维亚*府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依靠美国进行*府投资甚至是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由于国际资金来源与在矿石发展和商品农业上私人资本的开始运作,使得玻利维亚*府发现,他们相对来说不再完全依靠美国慷慨解囊了。
但是,托雷斯要在国家*治前卫线上建立一个左派联盟的所有努力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由于玻利维亚共产*分裂成亲莫斯科派和亲中国派,革命左派*也分裂成无数的小派系,玻利维亚中央工会,莱钦和他们的支持者们在*策上无法统一,并担心中产阶级同盟者们提出越来越激进的观点。同时,巴尔里恩托斯统治时期的经历也使他们在与势力强大的农民协会结盟时顾虑重重。但是,在年早期,玻利维亚中央工会的确建立起一个*治大会,目的在于寻求与原来的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左翼联合起来,这也为日后建立所谓的公民大会奠定基础。这个公民大会在年6月成立,目的是取代议会。虽然公民大会就设在国会大楼里,但是该大会既没有经过合法的公众投票,也没有取得任何在玻利维亚立法的权力。公民大会最终由名代表组成,其中农民联盟的代表只有23名,而劳工联盟的代表人数高达名,其中玻利维亚社会主义长枪*一个*就占去了38个席位。同时,公民大会还吸收了所有的主要左派组织,再加上一个新兴的强力**——玻利维亚革命左派运动*,该组织是由原基督民主*和原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中的大学校园成员所组成。但是,激进的左派与劳工们都无法保证与相对来说并不稳定的托雷斯*府的充分合作。尽管公民大会用极其挑衅的议案来威胁右派和中间派,但最终也没有取得立法权。而且,*府拒绝向工人提供武器,也坚决不反对*队的权力和权威。
公民大会所引起的不安使平民转而支持*队发动*变来结束*治混乱。年1月,*事学院领导人雨果班泽尔上校试图发动*变夺取*权,但由于*队表示忠于*府而未能得逞。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公民大会支持工人接管《埃尔日报》,并占领小矿产以及一些圣克鲁斯地区的大庄园,这些矿产和大庄园本来归亲共产*的组织所有。因此,当班泽尔试图在年8月发动第二次*变时,左派就无力阻止他了。由于班泽尔取得了帕斯埃斯坦索罗老右翼和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中间派以及长枪*的支持,这使其获得圣克鲁斯地区精英们在经济上的资助,因为这些社会精英一直对愈演愈烈的农业改革所带来的威胁而感到惶恐不安。推翻托雷斯*权并不是完全没有遭到抵抗。尽管托雷斯拒绝向工人打开*火库,但工人和学生都反对**府,而忠诚的*队试图保卫总统的安全结果使年的班泽尔*变成为自年叛乱以来最血腥的一次*变。
班泽尔开始统治玻利维亚的时期恰好是国际矿物质价格体系发生变化的时期,这给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间,玻利维亚出口额几乎增长了3倍。由于20年前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并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些新的财富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玻利维亚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新景象。当时,不但对中等矿业新的投资力度加强了,非锡矿物质的出口增加了,而且圣克鲁斯地区的产品收到了巨额剩余,玻利维亚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蔗糖和棉花产品的出口国。当时,城市建设欣欣向荣,生产制造业也显著发展。
与此同时,*府在教育上连续20年的重要投资也取得明显成效。现在,一些技术专家在*府各个部门中成长起来,因此而形成的自主生产机构成为*权和企业新的力量源泉。此外,新兴的职业性和服务性部门的出现表明,新的区域精英已经崛起。在这方面,圣克鲁斯城市的迅速发展十分显著。该城市已经从40年代玻利维亚的第四大城市一跃而成为70年代的第二大城市,并成为现代化的先进大都市,它不但是连接玻利维亚各地的交通枢纽,也是通往外界的纽带,每天都有国际航班在这里起降。圣克鲁斯的发展给玻利维亚国家和区域权利集团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国家在圣克鲁斯地区对石油、农业的大最投资,使其人口迅速增长,其中大部分是白人和科罗人。这些人要求获得更多的国家决策权已经在所难免,这在玻利维亚历史上是第一次除传统的高原和山区以及河谷地区以外出现的又一个国家经济和*治权力中心。
班泽尔*权继续推行前人所实行的农业改革,鼓励向低地地区进行的殖民活动。但是与先前的*权、**府或平民*府相比,现*权都能够保证向农民分发更多的土地,使其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年之间,有万公顷的土地分给了43.4万个无地的农民家庭。—年期间,81%的土地分给了62%的家庭,仅班泽尔*权所分配的土地就占其中的一半以上,使半数无地家庭得到了实惠。尽管班泽尔*权使*队与农民的联盟得到加强,但他还是第一个在国民*治生活中大大缩减农民重要性的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提出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农村人口的增长以及此后出现的土地持有权的分散,加上农民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是为城市市场提供产品的生产者,都对农村人口的变化起到显著的作用。农民们不再满足于已经获得土地所有权,而是要求*府在信贷、价格方面给与支持以提升他们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因此,年1月,在科恰班巴河谷地区发生农民与*方的对立和屠杀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自年以来第一次农民与*方的对立,其原因就在于农民反对*府控制食品价格。
班泽尔*权也接受了反民主的思想,这在当时的拉丁美洲大陆很是流行。巴西模式成为玻利维亚**府学习的榜样。有人认为,民主统治最终会导致社会动乱,只有通过“剥夺”老百姓的*治权力才能够取得经济的发展,经过仔细的监护和“控制性”参与才能实现“现代化”。*事干涉已经不再被看成是临时事务了,而是被认为是实现长期民主*治的一种选择。几乎是在刚一上台,班泽尔就宣布玻利维亚中央工会和玻利维亚社会主义长枪*非法,官方否认传统的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中各个*派左翼的存在,因此许多人遭到拘禁,玻利维亚革命左派运动*领导人遭到流放,民族主义者左派革命*领导人命运也是如此。*府还精心策划了暗杀和严刑拷打。
班泽尔上台之后立即着手解决在托雷斯统治时期发生的与美国的冲突,一个新的更加自由的投资法案从而出台,因此,玻利维亚可以再次寻求获取大量的美国援助,以加强*队的人员和物资建设。但是对于班泽尔*权来说,玻利维亚与苏联和东欧建立新的关系也已经变得十分重要,这是班泽尔*权曾经回绝建立的关系,但现在玻利维亚*府接受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向其提供长期援助以发展锡和其他矿产的冶炼工作。班泽尔*权还在玻利维亚与阿根廷之间传统联盟的关系上来了一个度大转弯,主张与巴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为了表示圣克鲁斯地区的长期利益对外开放,所有产品对巴西市场敞开,玻利维亚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性经济协议,这些协议更有利于巴西超过阿根廷参与到玻利维亚的自然资源建设,包括圣克鲁斯地区的天然气和铁矿石开发。
班泽尔试图建立一个国家**,因此强迫他的两个盟友——长枪*和民族主义者左派革命*中的帕斯埃斯坦索罗派——在参加*府之前与他的“玻利维亚左派阵线”联合成一个派别。对班泽尔来说,这样做等于建立一个全民性的右翼**府,但这是他根本不希望见到的,因此,到年年底,他宣布实行一个当时称之为“自动*变”的措施,使自己的整个统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转变,即建立一个全部由*人组成并排除所有**的*府,这一*府是建立在技术专家和*见不一的前*治家支持的基础之上的。于是,班泽尔解散了民族主义者革命运动*,流放了帕斯埃斯坦索罗,并宣布不论是中间派还是右翼派,一切**均为非法。现在,*队的统治无需对任何民主做出让步了。
与传统决裂的决定显然是基于国内、国际两个重要因素而做出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年9月,在智利推翻阿连德*权之后代之而起的是皮诺切特*权。这等于是明确地对班泽尔说,非民主统治与反***权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模式。第二个因素就是国民经济超常发展的影响,尽管*府是非民主的*府,但正是这种经济的超常才赢得了人们对该*权的普遍支持。-年间,国际市场上的锡价格几乎翻了一番,结果导致玻利维亚国民出口量也翻了一番,这在玻利维亚历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润。而且,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突然上扬,玻利维亚原来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少,这种价格上涨给玻利维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它的石油出口量剧增,在年,玻利维亚石油出口已经占其出口总量的25%。到70年代末,尽管石油出口停止了,但从更长远角度看,玻利维亚开始转而出口储藏量非常丰富的天然气,该国从年第一次出口天然气,到年已达到其出口总量的4%,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个数字还在稳步增长。
年,玻利维亚也开始出口成品锡,年成品锡的出口量已经占其出口总量的9%。这意味着传统的锡矿石出口与未经加工的矿物质出口由原来60年代的90%的出口量下降到70年代中叶50%。最后,玻利维亚的农产品出口始于年,先是白糖,而后是棉花,接下来逐年稳步增长,到年,这类农产品出口量已经占其出口总量的6%,但这个时期农产品出口项目还很少。在-年间,玻利维亚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占第二位,平均每年增长49%,仅次于天然气出口,当时它的天然气出口平均每年增加50%。
结语
70年代早期经济的繁荣似乎表明,玻利维亚出口与经济增长已经发生了长期的变化,而不是由于国际价格的剧烈变化所带来的传统性短期繁荣。现在,圣克鲁斯的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长期项目,这表明玻利维亚已经具备了应付世界需求任何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