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买书不看书的我,年10月1日心血来潮买了四本书《从你的全世界经过》《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和《共享经济》。《从你的全世界经过》《追风筝的人》几乎是拿到手就一口气读完的,《共享经济》凑单买的,几乎没打开过,已经不知道放哪里去了。而这本《百年孤独》真像读了了百年,曾经耐着性子看过很长时间,看了多页,最终还是放弃了。今年为了戒手机,减少电子书,又找出了它。1月8日开始看,28日看完。前面页的速度仍然很慢,刚开始只是每天睡觉前看上几页,有时可能只是一页,后面渐入佳境,速度加快,到最后则有种舍不得读完的感觉。正如奥野宣之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名著读不下去很正常,读不下去就放着,哪天突然就读得很轻松愉快了,需要有个时刻。
这本书难读的原因:没有腰封,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目录,没有章节,封皮上除了书名、作者、译者,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内容经常一段文字有一两页,这对我们习惯碎片阅读的现代人来说,真的是很困难,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就象一个老妪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封皮内页作者简介:加西亚.马尔克斯,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年出版《百年孤独》。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年在墨西哥病逝。
译者简介:范晔,七七年七月生,西班牙语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译有《万火归一》等西班牙和拉美文学作品数种。
这本书概括(我的弱项)来说,就是讲布恩迪亚一家的家族史,引用书中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一句话总结这个家族就是:“家族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这本书还有一个难读的原因是名字。我们中国人后代的名字忌讳和上一辈名字重字,而外国人因为喜欢为了纪念会用长辈的名字来表达。布恩迪亚家族父亲、儿子、孙子、曾孙、曾曾孙都用同一个名字,真是要命。
为了理清思路,自己在纸上画了一个布恩迪亚家族的族谱图,想着怎么搬到这里来,后在网上搜了一下,比我做的好多了,借来用一下。
《百年孤独》这样的名著,只能说读过了,读完了,不敢说读懂。感觉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都是让人读不懂的书。这部小说也同样,我有限的词汇量想到的词是:神秘、梦幻、魔咒、孤独、现实、活力、颓废、人性、爱情、伦理、道德、重复、毁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