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一国首脑,但却是世界巨贪前三甲,年轻 [复制链接]

1#

在年全球腐败报告中有三位国家领导者位居前三:苏哈托、马科斯、蒙博托。挺进这个排行榜的三甲可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此榜是全球性反腐败监督组织“透明度国际”根据贪污。挪用公款数额大小而排列的,也就是说能够在这个排行榜上有名的都是各国最为贪梦的弄权者。排在前三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一能在贫穷的国度里敛得常人无法想象的巨额财富那该是怎样的“非凡之人”?

苏哈托、马科斯、蒙博托都对敛财十分在行,如果说到手段最直接、最霸道、最赤裸裸,那还是要数蒙博托——扎伊尔即现在刚果在蒙博托统治时代,刚果曾一度被改名为扎伊尔共和国。那是个矿(金)的前任总统。产资源丰富的赤道国家,在整个非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出任扎伊尔的总统,就等于坐上了非洲的心脏位置,牵动着整个非洲大陆的一举一动。这样说来,要当扎伊尔总统势必是个才华出众、深谋远虑、具有领导智慧和气质的人,蒙博托当仁不让。

不要觉得奇怪,抛却蒙博托贪婪的作为不说,他还算是个让人尊敬和喜爱的统治者。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年出生于利萨拉城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父亲艾伯里克·贝曼尼是个厨师,专门为天主教传教士和地方官员服务。原本贝曼尼的家族属于班格瓦迪部族,是专门为政府军队提供士兵的族类,可惜贝曼尼无心当兵。这也就不难解释在蒙博托骨子里带有的那种敢打敢拼的劲儿,这是部族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并变成基因代代相传。在蒙博托小学还没毕业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为了生存带着蒙博托回到了家乡,家乡尽管是个小村落,但邻里街坊还算热心,都争相帮助这对可怜的孤儿寡母。

于是,蒙博托和母亲就在四方支援中勉强维持生活。所幸的是,蒙博托虽然家境贫寒却没有耽误过学习,他的母亲坚持让他读书,并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进入花季年龄的蒙博托考上了一所由天主教传教士开办的中学,并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教徒。作为一名学生,蒙博托绝对符合“年少轻狂”这几个字。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这一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无话可说。但是在遵守纪律方面,蒙博托的表现就相当令人头痛。其实,每个年轻的灵魂都是充满活力的,它们喜欢新鲜事物,讨厌受到约束和管制。

当时的蒙博托体内就住着这样一个灵魂,它干净而叛逆,总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当时学校有一条禁令,所有学生都不准去利奥波德维尔,那个城市被神父们视为航脏的地方。蒙博托体内的灵魂躁动起来,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非要到利奥波德维尔去看一看,这种欲望在一个假期内得到了释放。可蒙博托回到学校后就被人告了一状,说他违反校规去神父们明令禁止的地方游玩。就这样,蒙博托被学校开除了。蒙博托的好奇心和叛逆精神让他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根据当地的法律,凡是因不守纪律而被开除的学生都要去军队服役7年。

年,20岁的蒙博托像他众多部族祖先一样成为一名军人。当时的刚果是比利时的殖民地,被称作“比属刚果”。早在19世纪末期,比利时国王就率兵占领了这片风水宝地,使其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也称“刚果自由国”,这也是一段让刚果人一直耿耿于怀的历史。对于蒙博托来说,当兵入伍并不是件坏事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才华去为国家的自强贡献一份力量。蒙博托是个才华横溢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军队,都无法掩盖自己的才能。进入军队后,蒙博托一直在为军队的财政部门效力。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由于表现突出而被送到路路阿堡中央军事学校学习深造。这次机会着实来之不易,要知道,能够到这所学校学习的人都是军队中的佼者。经过两年的勤奋学习,蒙博托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利奥波德维尔的军队司令部。如此神速的进步让很多人对蒙博托另眼相看,他犹如黑暗中突然迸发出的一抹阳光,把刚果人的心都照亮了。不要觉得这样说很夸张,对于一个被白人奴役的黑人国家来说,能够坐到蒙博托那个地位绝对是黑人的荣耀。是的,自从被殖民以来,还没有一个黑人得到过军士长的军衔,蒙博托是第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