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八佰数字背后的血肉与人 [复制链接]

1#

首发:8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韩浩月

萨姆·门德斯导演的《》尚在公映期,管虎导演的《八佰》也登陆院线,两部战争片,成为影院重开的“救市之作”,影迷与观众,也均给予了热情的
  

“沉浸感”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一个新追求,依赖设备与技术来制造“沉浸感”,成为创作者努力的目标,《》紧张的节奏与令人窒息的在场感,主要由“一镜到底”式的拍摄带来。虽然《八佰》没有明确提出“沉浸感”的说法,但IMAX摄影机镜头让观众有了一种与演员“贴身”的印象,诸多精彩枪击战斗场面值得屏息观赏。

电影《八佰》剧照


  

血肉横飞,是战争片的常见画面,此前不乏一些影片因为画面过于血腥而引起部分观众不适。《》与《八佰》在画面呈现上,都保持了克制,并没出现让人觉得特别难以接受的镜头。呈现出人在战争中的精神状态,会比血肉横飞的画面,更能令观众感同身受,身不由己地进入故事情境。


  

《》中的战壕也好,《八佰》中的仓库也好,其实都是一个密闭空间,这意味着观众会集中注意力,观察到画面中的细节,于是,战壕里健康士兵与受伤士兵的不同肢体语言与情绪对比,仓库里士兵的胆怯恐惧与同归于尽的英勇,都因为密闭空间的放大效用,拥有了比血肉横飞更强的感染力。

电影《八佰》剧照


  

战士们都是血肉之躯,因此他们在战争中的情感体现,直接影响着战争片的质量。主人公斯科菲尔德在废墟小镇遇到的女人与婴儿,他们在短短几分钟内产生了温暖的情感,还有斯科菲尔德见到已经阵亡的同伴布雷克的哥哥时,面部表情的震颤,《》的这两个情节,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忍一面。


  

《八佰》也是如此,当陈树生等*人为阻止日*进入仓库、破坏日*铁板阵,身上捆着手榴弹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跳的瞬间高喊着自己出生的省份以及姓名的时候,还有最后冲桥时的壮烈,让人感觉到血肉之躯所蕴含的精神能量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电影《八佰》剧照


  

对于人性的表达,两部电影也均有用笔。没人天生是英雄,斯科菲尔德后悔跟随布雷克去送信,甚至有些怨恨布雷克要带上他,但在布雷克死后,他知道了责任的重大,拼尽全力完成了任务。《八佰》里的士兵,被当成“杂牌*”“羊拐”“老铁”“老算盘”,有着诸多市井小人物的缺点,要么精于算计要么胆小懦弱,但这不妨碍他们最后成为英雄,他们的人性难道在短短几天里发生了变化吗,并不见得,只能说,对尊严的渴望激发了他们的血性,让他们勇气倍增。

电影《》剧照


  

一条苏州河,将两岸隔成了灯火通明的“东方巴黎”与黑暗绝望的“死亡地狱”,为了保卫南岸的人可以正常地生活,北岸的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八佰》的戏剧内核以及主要冲突,让它成为战争片中一个很罕见的题材,如果说萨姆·门德斯的《》是主要献给他爷爷的一部电影,那么管虎《八佰》的献予对象,则要广泛得多也复杂得多。

电影《八佰》剧照


  

为了拍好《八佰》,影片使用了多颗照明弹;《》令人印象深刻长达数分钟的一场戏,也是用无数颗照明弹塑造出了废墟小镇变得光怪陆离……照明弹成为两部电影的一个共同隐喻,用照明弹换来的“白昼”是短暂且令人害怕的,唯有告别漫漫黑夜之后迎接来的黎明,才能真正让人欢欣、安心。


  

为了这样的黎明,在过去的年代,有无数健康的、年轻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消失了。在银幕上看他们的故事,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是在内心轻轻说一句“谢谢”。

草地周刊|太行山“活着的阿炳”,一年要走多个村庄

草地周刊|舟曲十年,他们在“地质灾害博物馆”上重建家园

草地周刊|泪水与希望:洪灾中的普通面孔

草地周刊|扛起锄头回山里教书?这对海归教授夫妇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草地周刊|这位90后建筑师,将“沉睡”的乡村旧街改造成青年社区

神州风物|沿着“唐诗之路”游长安

神州风物|多图!在南海,科学家这样寻找“鲸”喜

神州风物|这里是《鹿鼎记》神龙岛原型?有一群“守蛇人”与蛇共舞40年

草地·访谈|陈平原: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守住中国文化的“根”?

说人解史|90年前,他们破译中国古建密码:营造学社后人追忆学社往事

监制:姜锦铭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校对:饶小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